眼看電子股依舊不爭氣,資金只好繼續在玻璃類股、航運類股、鋼鐵類股及造紙類股上沖下洗,長榮(2603)、台玻(1802)、美亞(2020)、中鴻(2014)、第一銅(2009)、華紙(1905)、燁輝(2023)、泰豐(2102)、撼訊(6150)、四維航(5608)等以漲停板作收,減緩電子股殺低走弱的衝擊,但亦無力讓台股收紅,終場加權股價指數為17235.61點,下跌49.39點,成交量約4923.55億元,OTC指數為201.93點,下跌2.46點,成交量約629.75億元。
今天盤中上市各類股以玻璃類股表現最佳,上漲8.72%,其次是鋼鐵類股及運輸類股,分別上漲8.12%及7.57%,表現較差者為光電類股、其他電子類股及電子零組件類股,其中光電類股下跌3.05%,其他電子類股下跌2.77%,電子零組件類股下跌2.44%;上櫃部分,表現最佳為鋼鐵類股,上漲4.16%,表現最差為半導體類股,下跌2.84%。
就技術面來看,今天台股在電子類股持續失血拖累下,指數開低收低,終場下跌49.39點,以17235.61點作收;台股自17700點回檔修正近千點後,上周四、五加權指數連續兩日強勁反彈,重新站上萬七整數關卡,並一舉收復五日線及月線,觀察KD指標已於低檔開始翻揚,目前中長期均線仍呈現多頭排列,台股中多格局未變。
長線而言,全球股市處於資金行情與景氣行情的交接期,雖然全球景氣逐漸好轉,但指數處於高檔難免波動劇烈,技術面注意多處大量成交處留下的支撐與壓力,本周建議坐看多空力量消漲,指數區間看16800點至17500點。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上周因三大法人同步賣超,導致台股周線周黑,不過,周五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止穩形成支撐,有利台股反彈,可留意法說會及財報公布數據;近期因電子族群表現各異,預期具業績題材之傳產股仍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不過,成長動能仍強勁的電子股預估在整理後,再度扮演盤面主流,整體而言,受惠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帶動各類IC產品及上游電子原物料產業好轉,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內需市場亦因台商資金回流、綠電需求、房市好轉下轉佳,電子及傳產股皆仍具表現機會。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表示,隨著全球疫苗施打加快腳步,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美國與歐洲製造業PMI創下歷史新高,IMF上修全球GDP至成長6%,2021年全球企業獲利上修5.9%,亞洲國家以台灣上修10.7%居冠。先前市場疑慮較大的通膨預期,因為基期關係,預計於第二季至第三季將自3%高點往下,根據歷史經驗,通膨穩定在1~3%之間,有利於各資產成長,其中又以股票市場的報酬最顯著。未來2~3年,全球GDP成長率、企業營收與獲利預估皆成長,股市將回歸企業獲利基本面,加權指數與OTC預期2021年將持續震盪走高。
吳繼先指出,加權指數呈現良性的類股輪動,然OTC等小型股波動較為劇烈,由於股市本益比逐漸墊高,多數利多已經充分、甚至超額預期,短線需慎防法說會旺季結束後的個股利多出盡,但預期在資金行情持續熱絡、基本面強勁支撐下,指數回檔空間應有限,反而可以逢低找買點。在選股上,半導體仍為選股上的焦點,看好三類相關族群,一、晶圓缺貨帶動晶圓銷售單價提高,尋找二次漲價與落後漲價補漲的個股;二、受惠台積電調高資本支出之周邊設備供應鏈;三、聯發科市占率提升相關受惠股。此外,傳產股近期強勁,可逢低留意能見度高之航運、電動車相關族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