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及潟湖是海岸天然的第一道防波堤及滯洪池,台南市水利局自2011年縣市合併後迄2020年間,於北門區及七股區共計辦理38件沙洲復育工程,從衛星影像分析,七股區青山港沙洲2016年至2020年全線則呈現穩定趨勢,表示沙洲復育已有初步成效。
受到全球暖化所導致的極端氣候頻率增加、上游水庫興建及坡地水土保持工程、中下游河川疏濬以及海岸漁港的興建等因素影響,導致台南海岸地區砂源補充不足,沙洲退縮嚴重。
水利局2011年迄2020年間,斥資約3.3億元,復育沙洲面積約93公頃,疏濬潟湖土方約121萬立方公尺。首先是減少外在的侵蝕因素,主要係利用竹樁、海事固袋及沙腸袋等近自然工法,消減波浪及暴潮能量,達到減緩沙洲侵蝕的效果。
其次則是加強沙洲內在的防護強度,主要以抽砂養灘、編籬定砂搭配植生復育,達到加高培厚沙洲的效果。由於抽砂養灘是抽取潟湖內的淤砂填築於沙洲上,因此也一併達到了清淤功效,延長了潟湖壽命。
水利局也表示,根據衛星影像分析,侵蝕最嚴重的七股區青山港沙洲,從1994年至2009年期間,每年平均退縮50公尺;於2012年至2016年期間,退縮速度已大幅減少為每年6公尺,若比較2016年至2020年變化,全線則呈現穩定趨勢,表示沙洲復育已有初步成效。
水利局目前全線已完成鄰海側竹樁、沙腸袋消波防護設施施作,今年度工作將注重在潟湖側防護措施及沙洲加高、培厚以及固砂恢復植生為主,以達到復育沙洲及潟湖永續發展的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