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指出,香港主要的宏觀金融風險因素包括與大陸的廣泛聯繫、高地產估值,以及中美緊張關係升溫下,全球市場波動和本地風險情緒變動。IMF一系列壓力測試顯示,香港金融體系能抵禦極端的宏觀金融衝擊,而且銀行體系在流動性壓力測試下仍能保持穩健,但在境外銀行分行、投資基金、家庭及非金融類企業界別方面可能存在風險。
IMF建議,加強監察在香港同時設有境外銀行分行和本地附屬公司的銀行集團、密切監察以多於一個機構營運的銀行集團的流動性風險,以及確保銀行採用具足夠前瞻性的內部風險模型來監察大陸貸款。
IMF又說,香港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的體制架構運作良好,有關物業和逆周期緩衝資本的政策立場依然合適。但系統性風險監察和訊息溝通方面仍有進一步強化和改善的空間,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按揭貸款業務亦可進一步納入規管範圍內。
另外,IMF建議當局採取更主動的跨界別模式去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亦歡迎當局計劃推行與氣候相關的強制性披露要求、共通分類目錄及風險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