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獵鷹號』氣膜實驗室休艙。」大陸廣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聲令下,為因應以Delta病毒株為主的新一輪新冠病毒入侵大陸,廣州緊急設立的6組「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熄燈,在本輪廣東疫情本土病例清零、廣州重回低風險後,完成階段性任務,於6月30日休艙待命,累計1個月來,完成核酸檢測近150萬管,完成逾1200萬人次的篩查。
《廣州日報》1日報導,鍾南山感謝全體工作人員表示,廣州此次疫情防控,總結出了兩個非常好的經驗,在大陸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是開展高速、高密度、高品質的核酸檢測;另一方面是做重點人群追蹤。
鍾南山強調,「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快速、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確保控工作追上病毒的傳播速度,化被動為主動,是廣州的一次創舉。
廣州於今年5月21日發現本輪本土新冠病例。5月30日,在廣州核酸檢測產能亟須提升以滿足大規模篩查需求之際,經廣州實驗室和大陸國家呼吸中心指導,大陸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和金域醫學等多部門協同下,在廣州體育場迅速啟動「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建設,僅22個小時就完成了6組氣膜艙搭建及設備調試,並快速投入使用。
本輪大陸以Delta病毒株為主的疫情,造成廣東報告本土確診案例176例,其中廣州市占153例、又以125例集中荔灣區最嚴重。到6月30日凌晨完成最後一批檢測任務,「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已經整整戰鬥了一個月,完成以精準檢測助力抗擊疫情的使命累計完成核酸檢測近150萬管,完成逾1200萬人次的篩查。金域醫學為此投入專業技術和支援人員300多人,檢測設備400餘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