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179.6755億元,投信賣超14.1619億元,自營商賣超31.5472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25.38億元。外資轉賣超,今年以來賣超4146.88億元。
周三台股ADR黑漆漆,台積電ADR跌0.06%、日月光ADR跌2.31%、聯電ADR跌1.36%、中華電信ADR跌0.10%。周四晶圓雙雄,台積電(2330)開高後翻黑狹盤,收跌0.34%至593元,權值王法說會將於15日登場;聯電(2303)盤中跌幅擴大,收跌1.88%至52.1元。電子股陷入休憩,鴻海(2317)收持平、聯發科(2454)收跌0.73%,股后大立光(3008)於7月8日法說,法人看好Q3出谷底,守住紅盤漲0.16%至3105元,而股王矽力-KY(6415)則從周三3975元盤中新天價下滑,翻黑下跌2.11%至3710元,王后差605元。國巨(2327)溢價10%併奇力新(2456)打造無敵艦,兩個股恢復交易雙雙走揚,國巨、奇力新一度觸及578、110.5元,分別收漲0.36%、4.95%。群創(3481)召開股東會,收持平,友達(2409)、彩晶(6116)午盤後也走低收黑。
盤面資金積極轉向傳產及航運股,持續反映貨櫃缺櫃與碳中和的議題,但盤中也一度沒油熄火,萬海(2615)、陽明(2609)一度觸及漲停,萬海摸及350元關,陽明淺嚐200元關,周五解禁的長榮則成功站上200元大關,長榮獲2法人調高目標價,貨櫃三雄在震盪中收紅,萬海漲4.67%、陽明7.4%、長榮8.12%;航運股漲跌互見,BDI指數回落,亞航(2630)、中櫃(2613)、台船(2208)走弱,台驊投控(2636)收漲停、台航(2617)差一檔收上漲停,航運收漲5.43%,仍是上市類股漲幅冠軍。亞軍由觀光股奪下,陳時中鬆口,餐飲微解封有望,族群「客」不容緩,王品漲停躍上季線領軍,夏都(2722)、鳳凰(5706)、晶華(2707)等均喜孜孜,類指收漲2.83%,成交量自4.12億元跳增至16.36億元。塑膠股收漲1.76%排第三,受惠國際油價走揚,二線塑化股由台聚家族領軍,亞聚(1308)、三芳(1307)、台達化(1309)、台聚(1304)、聯成(1313)、華夏(1305)、國喬(1312)、中石化(1314)等全數漲停收場。化工、食品、玻陶皆收紅。然華榮(1608)遭列注意股,5月每股虧損0.55元,重摔至28.9元跌停,榮星(1617)、華新(1605)亦跌4%超過,電纜收挫3.82%、跌幅最劇,電子零件、鋼鐵、營建也皆跌幅逾1%。金融跌0.49%,半導體、電子跌0.6%、0.73%,電子類股缺乏資金動能,成交比重不到3成,走勢依然疲弱。提到鋼鐵翻黑,族群強弱分明,志聯(2024)、新鋼(2032)、運錩(2069)、燁輝(2023)、燁興(2007)、千興(2025)強勢漲停作收,但官田鋼(2017)、威致(2028)、第一銅(2009)、海光(2038)、佳大(2033)、春雨(2012)等都跌約半根跌停板,鋼鐵股進入高檔震盪格局,中鋼(2002)也跌1.26%,40元關卡得而復失,鋼鐵股及航運類股仍為盤面交投重心,兩類股成交比重合計超過5成水準。
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走跌逾2%,利奇(1517)力漲3.65%,桂盟(5306)收持平。而美光展望優,股價卻利多出盡,並拖累台記憶體股轉弱,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威剛(3260)、十銓(4967)、宇瞻(8271)等股價欲振乏力,惟後續營運表現仍可期。其他個股,台揚(2314)放量攻頂、站上55元。新昕纖(4406)營運加分、激勵股價連兩日攻頂。聯華食(1231)觸及漲停價。
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表示,電子股缺乏資金青睞下,難有突出表現,預期指數近期將維持高檔震盪整理、緩步墊高走勢。
隨著台灣疫情趨緩,台股重量級法說會及股東會將陸續登場,以及美股進入第2季財報行情,台股仍與美股高度連動下,有利指數向上盤堅。展望後市,統一投顧則認為,7月12日解封有望,以及進入產業備貨旺季,且目前技術面呈現多頭排列,預期台股維持強勢,建議擇優選股,偏多布局,以報價概念股、高殖利率概念股及業績題材股為主,如:IC載板、Server供應鏈、APPLE供應鏈、航運、紡織及金融等族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