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第9屆世界和平論壇上,美國前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和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受訪時表示,把台灣當作一個多元化的民主社會而非美國的戰略資產,如此才能夠使兩岸關係更為健康。台灣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軍事問題,中國需要更加強調和平承諾,美國也需要在「一個中國」上有更明確的態度,雙方都要讓對方安心,兩岸關係才能更健康。

據《中評網》報導,丹尼爾.羅素回覆媒體提問時表示,台灣已經建成一個民主社會,這是值得珍惜的,這樣的社會應該受到保護,應該允許繼續下去。拜登政府的政策或者戰略,如果是把台灣僅僅看作一個經濟實體去多元化的發展,有韌性、有能力,來抗拒這種海峽對面對它的威脅,在這種狀況下無論是軍事還是什麼對抗會減少,這樣就能夠使得兩岸關係更健康。

羅素表示,「我並沒有參與拜登政府的政策制定,但是我參與了歐巴馬政府的。我們認識到,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是息息相關的。台灣社會民主和經濟的力量,和北京方面以相互尊重的方式,用對話來解決台灣問題,這兩者之間也是有關係的。所以增強台灣的安全自衛能力,保護台灣的體制,以及增強台灣的經濟,並不是為了推動台灣的獨立,我認為這個並不是我們接觸的必要條件。美中之間簽署了《上海公報》,提出了一個中國的政策,我們雙方都希望能夠發展真正和平的、自願的兩岸之間的和解,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式。」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史文表示,拜登政府認為他們所實行的戰略是能夠促進此一目標的,他們的政策還是「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挑釁北京。但由於美中總體關係的惡化,以及台灣自身政治上的變化,現在出現了一種危險,就是美國會越來越多的把台灣不當作一個民主社會,而是覺得台灣是一個資產,要把它從大陸的手中拿過去。

史文認為,「今天這個危險仍然存在,如果我們看一下《戰略競爭法》,關於台灣的那一部分,是很讓人警惕的,因為他們確實把台灣看作是戰略資產,而且是放在防禦日本的背景之下,把台灣看作第一島鏈的防衛,是對北京遏制的防禦,這不是美國的政策,這雖然不會決定美國外交官的行為,但是它確實反映了這樣一種判斷。」

他說,美國沒有真正給予一些讓中國放心的信號,雙方都需要更多的思考,讓對方安心,而不是採用軍事方面的威懾,因為台灣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一個軍事問題,不能夠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因此,必須再次強調,中國需要更加清楚的表達它的和平解決這個問題的承諾,美國也需要更明確的承諾一個中國的原則。

文章來源:美專家答中評:斷不可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問題 #一中政策 #一中原則 #軍事 #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