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針織布料每月平均總產能1500萬碼,其中,越南每月700萬碼;成衣每月平均總產能1000萬件,據點都在越南。受到越南近期「三就地」政策影響,廠區員工到工率有下滑,產能恐受到衝擊。
美系外資解讀市場有3點誤導:1)所有工廠仍在生產:儒鴻越南的工廠(織布/成衣)仍在生產,因為一些工人仍能滿足「三就地」即在工廠工作、吃飯、睡覺等要求,工人繼續到工廠(為了賺取生活工資),與市場認為生產完全停止並且影響產能有所落差。
2)卡車仍然可以送貨/取貨:只要司機有證明Covid-19測試結果為陰性,就可以進/出工廠,交付原材料並運送成品,這應該有助於儒鴻營收維持。
3)出口可能會稍微順暢一些:鑑於許多工廠已經停產或越南產量減少,集裝箱運輸能力可能不那麼緊張。因此能夠生產和交付貨物OEM製造商,之前出貨塞港的問題可望略為紓緩。
至於聚陽方面,該公司在越南有四家工廠(2廠在南越,2廠在北越),總計員工超過1萬名,佔集團產能的40%。此次受影響為南越廠,占產能約15%。外資認為,今年品牌商都渴望擁有盡可能多的庫存,因應即將到來的返校季和假期,所以訂單對OEM廠不是問題。聚陽股價目前已經過度反應利空,提供了進場的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