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疫情警戒明(27)日起降至二級,但採「降級不解封」,醫師蘇偉碩表示,台灣又發明一個自我矛盾的名詞,若要完成清零的最後一哩路,他建議「政府有兩種選擇」。
蘇偉碩今日在臉書指出,因為不願全面封城普篩,也不願意放棄清零的目標,台灣又發明一個自我矛盾的名詞「降級不解封」;而只有精神分析治療師能夠解析這些自我矛盾的說詞想遮掩的秘密,但我們卻只能跟著發明這些名詞的官長們繼續精神錯亂下去,才不會顯得神智清楚得很瘋狂。
如果真的要「清零」,他認為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啟用反恐等級的精準的疫調,動用好萊塢電影「全民公敵」裡的網路監控,把每一個確診者過去兩週內接觸過的所有人一個不漏找出來,再找出接觸者的所有接觸者,一圈又一圈,滴水不漏,就像白色恐怖時期抓匪諜的辦法,「檢舉匪諜,人人有責,知匪不報,與匪同罪」,這樣很快就可以清零。
蘇偉碩也說,但台灣如果走這條回頭路,也等於否定了幾十年的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追求與犧牲,只因為一個莫名的恐懼;因此另一個方法是提供「匿名篩檢」,這是去年四月磐石艦群聚感染事件時,高雄民間防疫聯盟就已經提出的訴求。
蘇偉碩表示,當時就發現,因對病毒和感染源過度污名化,必然會迫使有些必須保護隱私的人逃避檢驗,而造成防疫的缺口,所以如果政府願意提供「匿名篩檢」,至少讓這些找不到而本人也不願意出面接受篩檢的人,有機會在知道自己已經感染後儘速就醫,或至少中止人際接觸,進而阻斷病毒的傳播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