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當局加緊對市場的監管力道,導致許多產業類股出現大幅度估值回調的壓力,尤其以大型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陸企出現雙位數修正,連帶港股、陸股出現大幅度跌勢,MSCI新興市場指數更是在周一(26日)大跌2.4%後,已經吐回今年所有漲勢。

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評估全球新興市場表現的指標,其中最大成分股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其次分別為騰訊、阿里巴巴,以及南韓科技大廠三星電子、美團。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今年2月中旬一度上漲12%,但隨著新冠肺炎在亞洲重燃,影響各國經濟復甦發展,近期更受到北京當局大力監管動作影響,已經將今年所有漲勢吐回,相較之下,MSCI已開發國家指數仍有15%漲勢。

據外國財經媒體報導,道富全球市場(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策略師Daniel Gerard表示,許多開發中國家疫苗接種率偏低,因此更看好已開發市場,建議將約20%比重分配給開發中國家的股票。此外,看待東南亞國家復甦相當艱困,所以看好在後疫情時代崛起的國家,包括南韓、台灣的科技股,以及巴西的大宗貨物市場。

恆生科技指數截至27日收盤,今年已經下跌超過26%,進入技術性熊市階段;上証50指數也已經跌破年線,這是去年6月以來上證指數首度跌破該指標,從2月中旬高點以來,上証50指數已經跌了近24%,同樣步入技術性熊市。

#全球 #漲勢 #MSCI #指標 #技術性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