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衝擊,今年6月的失業率高達4.8%,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其中20歲至24歲的職場新鮮人失業率,更攀升至13.41%;本刊採訪數名應屆畢業生,人人都經歷「疫」再碰壁的謀職血淚史。立委警告,「畢業即失業」這句老生常談,今年恐會大爆發,政府應儘速研議發放「尋職津貼」,協助畢業生捱過待業期。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五月的失業人數高達48.9萬人,足足比三級警戒前的四月增加約6萬人,失業率更來到4.11%;六月失業率則攀升至4.8%,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認為,眼下疫情警戒降級,雖處於百業復甦、職缺回彈的重要階段,也是年輕人求職的轉機,但七月有28萬名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下半年失業率恐再飆新高。
經濟獨立慣了的何同學,面對疫情職缺大縮水,頗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深切感受。家住台北市的他,一進私立世新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就半工半讀,賺取學費和生活費,課餘時間和假日都在電影院或餐廳打工。
去年升上大四後,何同學決定參加系上推行的「五年一貫學程計畫」,開始修習研究所課程,希望一舉在五年內拿到學士及碩士文憑(一般要六年),這樣服完兵役後可以馬上無縫接軌投入職場,及早卡位。
沒想到今年七月底,何同學從研究所畢業後,遇上疫情攪局,國防部暫停辦理役男入伍,「現在就算疫情解封,也必須『消化』先前的梯次,才輪得到我。」何同學感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原本估計畢業後就能接到入伍通知,如今可能得拖到十月,甚至是明年一月才能當到兵,「在疫情影響下,之前打工的地點不是暫停營業,就是無法正常營運,現在只能吃老本,萬一錢真的花光了,只能向家裡求援。」
更多 CTWANT 報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