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赴央行考察選擇性信用管制執行成效,立委針對美國縮表及升息議題正熱提問,央行貨幣政策如何因應,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因相對沒那麼寬鬆、國內經濟未過熱、通膨溫和,升息最重要還是要看物價變動而定。對此,市場解讀,暗示9月第三季理事會政策利率連六凍。
楊金龍指出,美國QE(量化寬鬆)退場問題,使得即將舉行的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總裁年會會議,國際金融市場關注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演說,釋出退場時間表,目前意見相當分歧。從上次利率決策會議紀錄來看,因失業率降至5.4%,通膨是短暫性的超過2%,所以有委員強調今年啟動。但最近變種病毒爆發,另有些委員態度出現鬆動,如果影響到就業市場,認為縮表需延後,「就看主席(鮑爾)怎麼回應」。
事實上Fed只是開始討論縮表,但升息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啟動,「現在才2021年,還很早」。楊金龍指出,台灣並沒有如美歐日進場購債,且跟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極度寬鬆,大幅降息至零或負利率比較,且只有去年3月調降政策利率一碼(0.25個百分點),幅度小很多,也就是相對沒有那麼寬鬆。
其次到目前為止,國內經濟並沒有過熱。楊金龍說明,台灣出口暢旺,疫情控制良好,加上台商回流,使得經濟成長率動能強勁,5月本土疫情僅服務業下滑,但整體來講,「我們經濟沒有過熱,我覺得還算是穩健成長,沒有受到疫情很大的影響」。
楊金龍強調,利率調整首要還是觀察物價變動,美國的縮表及升息議題熱,主要就是通膨升高,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已4~5%,但Fed仍認為是「暫時性的」,台灣現在差不多是1.6~1.7%,算是相當平穩。
市場解讀,楊金龍認為台灣相對沒有美歐日那麼寬鬆,且國內經濟未過熱,加上通膨溫和,沒有率先升息的必要性,暗示可能會等Fed升息後再跟進,代表至少9月的第三季理事會,利率將續凍,如連續6季不做調整,重貼現率停留在1.125%的史上最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