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旅宿業受疫情重創,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日前說出重話,抨擊這個產業「是一個被放棄的重症病人」,整個國際觀光產業「被遺忘」,呼籲政府即刻紓困且薪資補貼,而非只是振興券。他也強調,國際觀光產業的狀況可說是30年來最慘,幾乎要斷氣了。
潘思亮8月20日受訪時表示,包括飯店、餐飲及免稅商店等整個觀光產業都在苦戰。他形容,振興券就像打疫苗,但像國際觀光飯店這樣的重症病人,「打疫苗沒有用」,比較實際的是紓困跟薪資補貼,呼籲政府應正視產業嚴峻的狀況,還會看到國際觀光飯店歇業裁員,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8月26日潘思亮接受《鏡週刊》專訪時更直言,真的是看不下去,「國際觀光飯店死的死、傷的傷,已經快要不見」,是過去30年未見的慘況,去年疫情爆發,各國邊境管制,每年到台灣的觀光客從逾千萬,到今年上半年只剩8萬多人,各大知名飯店住房率雪崩式下滑到個位數,加上5月三級警戒禁止內用,對於僅能靠餐飲苦撐的飯店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至於近來開放餐飲內用,他認為也救不了流失的住房率。
近期包括寒舍大規模裁員、華國大飯店熄燈,都讓潘思亮相當著急,他說就像《雙城記》,大家只看到國旅市場會有報復性消費,但實際上是,過去10年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國際觀光產業,「幾乎是要斷氣了」。他強調,防疫重要,也會配合,但希望政府至少能給予去年的補貼方案,如此才能保住員工。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也向週刊透露,現在業者面臨的困境難以力挽狂瀾,若關鍵時刻政府再不出手,觀光產業恐無法繼續生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