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衝擊百工百業,行政院規畫推出振興五倍券外,同時各部會研擬比照去年發放動滋券、藝fun券、客庄券和農遊券等加碼券,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質疑,振興加碼券有未精準振興受創產業、過度集中特定行業、城鄉數位使用落差等三大問題,呼籲行政部門莫重蹈覆轍,應該要有相應改進。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指出,各部會加碼振興券除今年新增好食券、i原券、地方創生券和國旅券,同時去年發放的動滋券、藝fun券、客庄券和農遊券等加碼券,今年也將再度發放,但檢視去年加碼券帶動消費結果顯示,相關券種的使用,過度集中在產品消費、特定銷售地點及和雙北地區,未能協助受創最深的現場業別。
時力黨團幹事長王婉諭以去年發放的動滋券為例,去年執行成效雖然達到預期效益,但深入調查發現,振興消費的產業類型與區域,卻高度集中在運動用品消費和雙北地區,沒有達到平衡之效果。
依據教育部體育署統計,去年名列前三名需要紓困的產業類別為「運動場館業」、「運動博弈業」及「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然而,紓困需求最強烈的這三個產業,在動滋券的使用比例上,加總竟不到6%;反觀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批發及零售業佔了89.8%,比例嚴重失衡,未精準協助到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產業,體育署應努力加強「做運動」和「看比賽」等兩個面向的紓困振興。
藝fun券部份,去年主要消費使用在書店及出版產業,約佔6成左右,其次才是電影院約25%左右,受創嚴重的表演藝術產業、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和文化資產保存及社區營造產業,使用藝fun券的比例都偏低,視覺藝術及工藝創作產業甚至只有1%,沒有相應的振興效果。
客庄券部分,客委會原本預估客庄券創造經濟效益是10至15億元,相關報告顯示,客庄券累積消費金額為為1.8億元,落差甚大,時力黨團質疑預估效益空泛且誇大。
至於農遊券,邱顯智表示,農遊券本意為鼓勵民眾攜農遊券至外縣市遊玩,以振興到農、林、漁、牧各產業的當地農場、果園或漁貨等產地消費,但從去年農遊券的收券比率結果看來,超過7成直接進入農漁會農特產品產銷中心,呼籲農委會應思考朝平均引導方向修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