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變異。大陸國產疫苗對各種主要變異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後的再傳播都有明確的效果,對於預防重症和死亡有顯著的效果。
美國史丹佛大學冠狀病毒抗病毒和耐藥性資料庫,截至8月末,Eta病毒已在全球81個國家/地區出現。加上此次哈薩克出現的病例,目前,全球至少82個國家/地區已被Eta毒株波及。根據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對追蹤毒株傳播的分類,Eta毒株 (B.1.525) 最常見於加拿大 (20%)、美國 (16%)、德國 (10 %)、法國 (9%)和丹麥 (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9月15日發布的報告,奈及利亞和英國於去年12月首次發現了該變異病毒,被列為「需要關注」(variants of interest)的新冠病毒變異類型,屬於危險等級次級方陣。一同在危險等級次級方陣的還有繆(B.1.621)、卡帕(B.1.617.1)、拉姆達(B.1.1.1.37)等毒株。
新冠病毒流行以來,已經出現了多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包括最先在英國發現的阿爾法(Alpha)(B.1.1.7)、在南非發現的貝塔(Beta)(B.1.351)、在日本和巴西發現的伽馬(Gamma)(P.1)、在印度發現的德爾塔(Delta)(B.1.617),這些毒株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需要警惕」(variants of concern)的病毒,是危險等級較高的新冠病毒變異類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