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平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二級警戒將持續至11月1日,各項防疫措施也逐步放寬,不過防疫成功卻有「負作用」,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指出,高強度防疫影響基層診所,已有虧損倒閉的情況,成為未來邊境解封後的隱憂。
醫師謝宗學近日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指出,邊境封鎖和國內高強度防疫,不只阻絕COVID-19,連常見呼吸道病毒也一並被消失,已聽聞有兒科、耳鼻喉科診所因來診量大減,須依靠承接疫苗注射業務勉強維持收支,甚至出現裁員、倒閉狀況。
謝宗學推測,當兩劑疫苗覆蓋率超過60%時,指揮中心將逐步放鬆邊境管控,最有可能開始邊境解封的時間點是明年5月以後的夏季,「因為冠狀病毒活躍的時間是每年 12 月到隔年 4 月,判斷不會冒險在這段時間內解封邊境」。
謝宗學舉之前H1N1新流感疫情為例,一旦邊境鬆綁,短時間內輕症病人將暴增,大量快篩、治療藥物和相關後送機制,都要基層診所全力支援,才有辦法度過邊境解封後的衝擊。
謝宗學認為,若社區內第一線醫療量能持續流失,明年邊境解封後,勢必無法面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暴增的衝擊,呼籲政府必須重視現在基層診所面臨的生存危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