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22)日起至27日,第12輪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展開;除此之外,公費流感疫苗也持續施打,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大規模並且針劑種類最多的施打作業。以新冠疫苗來說,本輪除BNT為首劑施打之外,AZ及莫德納均為第二劑,尤其莫德納二劑號稱副作用遠大於第一劑,讓許多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施打疫苗前後「順時鐘」防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施打前幾天就要維持正常作息,不熬夜,少吃容易引致發炎的油炸物、高糖食品及精緻澱粉、易過敏的食材,盡量採取地中海飲食,並且補充水分,但不需刻意大量喝水。
若是施打疫苗二劑,施打當天除了健保卡外,也要記得攜帶小黃卡以備登錄。
施打當天也要注意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以寬鬆短袖加上易穿脫的外套為宜。施打前不要空腹,血糖過低也會導致暈針昏厥。施打後要在現場停留20-30分鐘,避免急性過敏反應發作。
施打後48小時內,可能會發燒、肌肉痠痛、頭痛、注射部位紅腫痛等,都屬正常副作用,一兩天後會逐漸緩減。指揮中心建議,副作用引發不適時,可適度服用止痛藥或在紅腫處冰敷但不要按摩。要注意的是,如果持續嚴重頭痛、胸悶、胸痛、暈眩等症狀時,應就醫並告知曾施打疫苗。
●順時防護:保持心情輕鬆、適度曬太陽 暫停劇烈運動 降低疫苗副作用
時序逐漸入秋,早晚溫差大,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預防醫學醫師洛桑加參建議,雖然運動可以強化體能,但最好不要在太陽升起前就外出。醫師指出,除了避開清晨低溫之外,也是因為運動最好搭配曬太陽,適量維生素D更能增強肌力與免疫力。
另外部分人士可能在施打疫苗後誘發心肌炎,疫情指揮中心也建議,施打前後盡量不要參與競技、競速等高強度劇烈運動或過強的重訓,藉以保護心血管。
除了良好飲食習慣與生活態度之外,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瑽寧醫師指出,多項研究證實,施打疫苗後保持正向、輕鬆而愉悅的心情,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