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氣候變化劇烈,文蛤容易感染病菌暴斃,養殖戶受到很大衝擊,台塑企業聘請高雄科大、朝陽科大等專家學者組成團隊,協助解決養殖異常情形,並提供科學化養殖技術,23日在雲林區漁會舉辦「雲林特色文蛤節暨台塑農漁輔導成果展」,同時舉行文蛤評鑑。
雲林縣文蛤養殖面積超過3300公頃,年產量達3萬1000噸,占全台6成以上,是國內文蛤最重要的產地,但近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生產並不順利。
雲林區漁會總幹事林傳育表示,文蛤養殖戶這幾年過得不怎麼好,有些病害找不出原因,養殖戶真的是痛苦,台塑企業秉持敦親睦鄰精神,找高雄海科大、朝陽科技大學協助,與漁會和養殖戶一起解決問題,成效很顯著提升,只要天氣不要太極端,養殖技術漸漸可以克服,這一點要對台塑鼓掌。
受技術輔導漁民表示,接受學界團隊輔導後,收成率增加2成,養殖期比過去縮短2、3個月。
高雄科大水產養殖系教受黃榮富表示,養殖文蛤也要超前防疫,透過水質檢驗、病原菌檢測,正確培養及運用益生菌,可以改善養殖環境,漁民也需要學習緊急應變氣候變化,避免文蛤生病,就能讓文蛤成長快速,並且肉質鮮美。
「雲林特色文蛤節暨台塑農漁輔導成果展」23日在雲林區漁會舉行,重頭戲是文蛤評鑑比賽,共有超過120位養殖業者參與選拔,評鑑標準有大小、色澤、肉質。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年文蛤養殖較前幾年穩定,且育成率增加3成以上,肉質比往年豐肥,品嘗文蛤正是時候,也感謝台塑企業10多年來為提升漁民養殖專業及技術,成立輔導團隊協助漁民,讓養殖事業可以永續經營,展現在地優良企業精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