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大園區早年的在地捕鰻人都是在天黑時涉水捕鰻,但鰻苗文化隨時代變遷逐漸流失,許多鰻苗架長年閒置荒廢,導致環境髒亂,許厝港濕地辦理捕鰻漁業設施創意設計大賽,總獎金高達35萬元,31日舉行頒獎典禮。
市府表示,每年11月至隔年2月,大園當地的捕鰻人會摸黑涉水,順應潮流的漲退去捕捉具高經濟價值的鰻魚苗,但隨時代變遷許厝港捕鰻苗文化逐漸流失,許多鰻苗架長年閒置荒廢,導致環境髒亂,漸漸與海岸景觀產生違和感,當地要求拆除的聲浪始終不斷。
市府指出,為此市府採用有效管理取代嚴格取締,自2020年1月對鰻苗架進行全面普查,從老街溪至埔心溪口清查出48座捕鰻設施,並完成登記列管,要求設施所有人落實自主管理,而無主設施便立即拆除。
今年特別舉辦許厝港捕鰻漁業設施創意設計大賽,廣邀全國設計團隊參與地景藝術創作,藉由耆老介紹當地的捕鰻文化,導入新興創作理念,用海廢浮球、漁網、漂流木、瓶蓋和蚵殼等物件來創作,讓鰻苗架大變身。
海管處說,這次活動總獎金為35萬元,最高獎金更有10萬元,第1階段有15組激烈競圖比賽,篩選出6組進行第2階段創作比賽,最後決選南投創作團隊的作品「豐收」獲得金質獎殊榮。昨日所有會人士更一同騎乘自行車沿途欣賞得獎作品,鰻苗設施經由藝術家的巧手,成為亮眼的人文地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