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存的華僑抗日歷史建築基地「中華會館台東分社」土地,由於是私有地且超過15年沒有人辦繼承,依法由縣府列管移交國有財產署標售,原本縣府打著流標5次就可收歸國有的如意算盤,孰知今年7月再辦標售,卻被金主以1068萬元標走,讓台東文史工作者錯愕;縣府文化處10日表示,地上的建築物已被列為歷史建築,買主依法也不能拆除或改建。
位在台東市中正路精華區的這棟白色建築,是94年前,華僑和當時台東在地民眾從事地下組織抗日的中華會館台東分社。
2002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由台東縣政府列管,可是150坪的土地是私人所有。而所有權人早年過世後,一直沒有人來辦繼承,1990年土地被列管,依土地法規定,列管15年後還是沒有辦繼承,就可移交給國有財產署辦理標售。
該土地5年前進行標售,縣府也想要買回來,在1次廢標、2次流標後,今年再行文請國產署標售,以為會再流標,縣府就可以在流標5次後依法收歸國有,但卻意外被人出資以高於底價一倍的金額、1068萬元高價買下,讓文史工作者非常錯愕,縣府打錯如意算盤。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該筆土地標售拍定,並不會點交建物。不論地主是誰,歷史建築物的地位不會改變。針對中華會館土地易主,縣府文化處將加強督促建築物管理人和土地的所有人依文資法相關規定,定期巡查訪視建物使用情形,妥善保存歷史建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