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忠經濟研究所認為,生產成本增加絕對不利於企業獲利,但景氣若能持續復甦,企業可能會選擇一個時間,將多出的成本轉嫁出去。
根據日本官方11日的經濟報告,PPI這個在日本又可稱為CGPI的經濟數據,10月較2020年同期飆升8%,超過市場預估值7%,也比9月的6.4%還要高。同時,10月是1981年元月製編這個指數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個月。
其中,燃料年漲44.5%,木材價格更是漲57%。
在以日圓為計價基礎的躉售進口價格上,10月年增38%打破新高紀錄,也超過9月經修正後的32.2%。這表示近期日圓走貶,推升日企已居高不下的進料成本。
除了日本,能耗雙控的中國大陸也受到大宗物資上漲的壓力,10月PPI甚至創下26年新高,壓縮廠商獲利外,通膨可能也會藉此更加乖張。
而在美國,10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創31年新高,因為當地汽油與食品漲價所至。現在有聲音傳出,通膨問題恐怕會一直延燒至2022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