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新思維「整個屏東都是我的教學場域」,同安國小榮獲教學卓越獎金質獎。(同安國小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小校新思維「整個屏東都是我的教學場域」,同安國小榮獲教學卓越獎金質獎。(同安國小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同安教學團隊研發一套整合騎讀、運思、愛藝等三軌課程,先帶孩子車騎至恆春等鄉鎮,除以200公里的騎讀跨越教學場域,也讓孩子親歷實境並探索、感受在地問題。(謝佳潾攝)
同安教學團隊研發一套整合騎讀、運思、愛藝等三軌課程,先帶孩子車騎至恆春等鄉鎮,除以200公里的騎讀跨越教學場域,也讓孩子親歷實境並探索、感受在地問題。(謝佳潾攝)
同安教學團隊研發一套整合騎讀、運思、愛藝等三軌課程,先帶孩子車騎至恆春等鄉鎮,除以200公里的騎讀跨越教學場域,也讓孩子親歷實境並探索、感受在地問題。(謝佳潾攝)
同安教學團隊研發一套整合騎讀、運思、愛藝等三軌課程,先帶孩子車騎至恆春等鄉鎮,除以200公里的騎讀跨越教學場域,也讓孩子親歷實境並探索、感受在地問題。(謝佳潾攝)

同安國小隱身鄉野,學生人數不到70人,但不怨小校資源不足,反自主擴大教學場域,將學生帶出教室外、把全屏東當成學習場所,而此不僅翻轉小校命運,連續3年招生率創新高,今年還入圍教學卓越獎,並於19日成績揭曉時榮獲金質獎肯定。

同安國小學生人數61人,但若以今年小一新生的學區名單來看,現在全校總學生數肯定跌破60人,因名單上僅3人,不過入學新生卻有14人,足足多4倍,可想見家長對學校辦學理念的認同,才願意將孩子送到「不山不市」的小學校。

同安的老師們自嘲道,學校因不處山區也不在市區,標準的「不山不市資源少」,加上少子化嚴重,近些年新生名冊上都是個位數,但他們並未因此放棄,總覺得資源少是別人認為的,而既然學校小、那就把教室變大,大到跟整個屏東一樣大。

溫姓老師指出,大眾對教學資源可能有刻板印象,覺得不是指經費就是軟硬體設備,但其實只要運用得當、什麼都能成為資源,而同安的資源就是「整個屏東都是我的教學場域」,正因學生不多,才能將孩子帶出校外做各種體驗與學習。

他說,教學團隊研發一套整合騎讀、運思、愛藝等三軌課程,先帶孩子車騎至恆春等鄉鎮,除以200公里的騎讀跨越教學場域,也讓孩子親歷實境並探索、感受在地問題,進而利用科技、運算思維解決問題,最後透過藝術服務如表演樂器等深入社區據點,與地方產生情感連結。

他驕傲道,同安的孩子總比同齡者有自信、視野開闊,因為他們不是只見到課本教的東西。同安翻轉小校的辦學理念除深獲家長認同外,今年也獲教育部肯定,從百餘學校中脫穎而出入圍教學卓越獎,並於最後一刻榮獲最高榮譽、金質獎的肯定。

#小校 #屏東 #教學場域 #學校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