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浪潮,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在地國際化、雙語教育及國際交流,希冀培養立足台中、接軌亞太、放眼國際的世界公民。中市府23日在靜宜大學舉辦「第29次推動市政建設會議」,由副市長令狐榮達主持,與中彰投苗雲等5縣市28所大學校長及代表針對「推動在地國際化」議題進行雙向交流,讓市府政策結合大學研發能量,精進台中市推動在地國際化政策的新思維。
令狐榮達說,在疫情影響下推動「在地國際化」是務實且前瞻的作法,透過市府與各校多元觀點的相互研討,大學國際學生到高中進行交流,將不同多元觀點帶入校園,提升高中生接軌國際的機會,豐富高中生學習歷程,拓展國際視野,培育學生具備雙語溝通力、國際移動力,因此推動在地國際化是當務之急,也盼藉由各界努力,讓台中莘莘學子具備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研考會主委吳皇昇表示,今日座談會議由教育副局長葉俊傑與靜宜大學國際學院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主任陳怡伶針對「推動在地國際化-大學國際學生與台中市高中生 攜手交流合作」作專題報告。
媒合校內外籍學生與台中市高中職生分享各國的文化、風 俗、飲食、歷史建築等議題,讓學生在地理解異多元文化差異,從日常生活中深植全球化視野,不再限於外語能力的培養,而是讓個人的想法跟觀點全面提升。
研考會指出,近兩年與轄內各大學校院相關之建設、服務以及協助解決之事項,如改善學校夜間路燈照明與監視錄影設備、協助修剪學校周圍黑板樹、公車駛入校園及周邊道路安全、各局處的政策推廣等服務,解決學校面臨的問題。
吳皇昇說,去年前進15所大學進行交通卡綁卡,協助辦理人數高達9331人次,學校與市府共同合作創造雙贏局面,也讓市政推展更殝完善。
此次28所大學代表及市府教育局、經發局、建設局、交通局、都發局、農業局、觀旅局、社會局、勞工局、警察局、消防局、環保局、文化局、新聞局、水利局及研考會等16個局處代表與會,互動熱烈;期盼藉由這次大學與市府相互的經驗分享,讓未來的市政規劃與校務推動可以更緊密結合,帶給台中更好的教育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