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1995至2001年左右的網路泡沫化期間,因市場比較瘋科技產業,故當時那斯達克IPO業務量比較好。其實大部分時間,公司行號還是選擇在紐交所上市。
調研機構Dealogic統計,2021年至今那斯達克的IPO業務,一共募得約1913.8億美元,但紐約證券交易所僅有拿到1092.5 億美元。目前,有686家公司在那斯達克上市,但僅有265家選擇在紐交所掛牌。
那斯達克在2021年的IPO數量大幅領先,其中最大的一樁就是有亞馬遜這個大金主,在背後撐腰的電動車業者Rivian。市場預估,那斯達克至2021年底時,可望延攬4133家包括公司、SPAC以及將指數證券化的ETF商品可交易,同時將寫下新高數量。
若細看IPO所募得的市場資金,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在那斯達克獲得967.6億美元,一般的IPO是946.3億美元。但對紐約證券交易所來說,卻僅募得562.7億美元以及529億美元。
最近很夯的SPAC,是指那些已上市的空殼公司,目的是找尋其它公司合併,縮短傳統IPO所需時程以及一些手續作業。
根據Dealogic計算,預估2021整年美國IPO規模可達3012.6億美元,大幅超車2020年所創的1680億美元新高紀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