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近5年申請IPO公司家數,2016~2019年為67家、55家、57家、40家,其中本國分別為53家、55家、57家及34家,外國分別為14家、7家、9家及6家。去年原規畫達52家,包括上市24家、上櫃25家,但最終僅達40家,包括上市19家、上櫃21家。
而今年金管會考量疫情等因素較保守設定,目標全年45家公司IPO,其中上市至少20家、上櫃至少22家。截至11月共有23家公司申請上市、已超越目標值,另有18家公司申請上櫃、尚未達成22家目標,但櫃買中心預計至年底應可達成目標,合計可望達45家。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企業申請上市櫃需要時間布局,且需考量資金時間、發展布局與客觀環境等因素選擇上市櫃時機。就本國企業來看,今年前11月共有39家申請IPO,其中上市達22家、創近6年高點,上櫃則有17家。
不過,外國企業今年迄今則僅2家申請IPO、上市及上櫃各1家,至少為近6年低點。對此,蔡麗玲指出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因為公司提出IPO申請,承銷商必須進行實地查核,由於疫情導致出入境不便,進而影響外國企業來台掛牌規畫計畫及進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