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小傑」的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的教師曹詩傑,他為了推廣原民文化,邀集樹德科大原住民學生從種小米開始,他帶著原民生在「原民月」活動播種耕耘、除草、施肥、灌溉、製作趕鳥器,期盼收成之日。
小傑是樹德科大校友,他在畢業後到社會歷練了一番,於3年前回到母校的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服務,籌辦原住民學生的相關大小事務。由於經費不多,小傑「校長兼撞鐘」,幾乎大小事一肩扛。
今年33歲的小傑有感於原住民文化正在一點一滴的式微,因此,他建議校方將今年的活動從「原民周」改成「原民月」活動,並帶領學生到屏東三地門鄉舊大社部落學習傳統小米耕作。因為他覺得要讓原民文化在校園深耕,必須從文化故事的脈絡著手,才能與這片土地做連結。
小傑說,經過學習,他得知小米的種類有上百種類別,其在傳統料理的多樣性、小米掛飾與在祭典的作用等都相當多元,可規畫講座與DIY手作課程,透過做中學,讓與會者多了解原民文化。
對於推廣原民文化,小傑坦言,這並不容易。原住民各族與漢族、新住民等在文化上、生活用語就有一些差異性,小傑希望透過雙方的認識與了解,讓大家能更包容地去看待彼此的文化,欣賞不同文化的美感。
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衝擊到原民文化的推廣,透過「原民月」活動,大家可以重新聚在一起,雖然許多場合還要戴口罩,但小傑盼透過原民祭典,讓祖靈的祝福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