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56歲陳姓婦人,半年前車禍造成右側上臂骨折,經手術及石膏固定後癒合,但右肩關節、手肘和手腕活動角度受影響,甚至因關節疼痛不能入睡,經過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黃詩偉以針灸積極治療約1個月後,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

陳婦求診時稱,車禍右臂骨折後,有做過半年復健治療,仍不見好轉,洗澡、穿衣、曬衣服等正常作息都受到限制。

黃詩偉在動作評估和觸診時發現,陳婦右肩關節和肘關節因術後固定時間較久,形成關節沾黏,也因沾黏程度太嚴重,即便進行半年復健,關節活動度的恢復仍有限。

黃詩偉以針灸積極治療約1個月後,將沾黏關節逐步拉開卡卡的角度,陳婦回診時說夜間疼痛感消失,己可以好好睡覺了。

陳婦案例是找到活動不順的患處,利用針灸,在天宗、肩貞、尺澤等穴位,針對肩關節和肘關節腫脹沾黏的部位進行鬆解,及肩膀周圍因長時間固定而無法正常活動形成僵硬緊繃的肌肉治療,讓肌肉恢復原本的狀態。

黃詩偉指出,手術後造成沾黏很常見,若因沾黏造成疼痛不敢活動,無法正常活動後會造成更嚴重的關節沾黏,形成惡性循環。

臨床上因每位患者病況都不相同,需要透過醫師針對患者進行動作評估,才能夠精準地找出問題根源、對症治療,針灸主要是透過反覆刺激肌肉緊繃之處,讓肌肉改變張力,降低緊繃感,進而使肌肉恢復正常狀態。

黃詩偉提醒,除了針灸之外,還需配合伸展關節的衛教動作,患者回家持續活動,將沾黏的關節逐步拉開,再搭配消腫的藥,讓沾黏不再影響日常生活。

#沾黏 #活動 #黃詩 #針灸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