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中華徵信所認為,若2022年的原物料行情在第一季看不到終點,可能出乎大多數國際經濟研究機構的所預期的更為強勁。甚至原物料行情在第二季也不會和緩,可能要到第三季初或第三季中期行情才會歇息。
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針對原物料行情高漲為台灣可能所帶來的危機,必須謹慎看待。因為台灣去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僅上升2.01%,但是躉售物指數上升幅度則高達8.9%,顯示代表企業高漲的營運成本,尚未完全反應到消費者端,今年萬物皆漲的情況恐難避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去年進口總額3810.22億美元,較2020年的2861.48億美元,增加948.74億美元,進口成長率高達33.2%,遠高於出口成長率的29.4%;其中電子零組件進口增加217.7美億元,礦產品更增加229.55億美元(原油進口額198.40億美元,就較2020年增加73.35億美元),兩者合計447.25億美元,就占了去年進口增長的47.14%,顯示除了電子業的關鍵零組件成本上升外,原油、鋼鐵等原物料價格的大漲才是帶動進口總額成長的最大元兇。
CRIF中華徵信所分析,去年中油平均購油成本粗估約在每桶67.71~67.89美元,目前看來今年原油價格將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那麼我國進口原油總額約會成長13%,但若有一到兩季維持在90美元以上時,進口原油總額可能成長15%~17%。萬一今年國際原油價格有一到兩季維持100美元以上,台灣的通貨膨脹速度會超乎想像。如果要壓低原物料進口成本,那麼新台幣可能就要以升值維持強勢來應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