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支持兩個烏東分離地區獨立時表示,不會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給。但24日俄軍對烏克蘭開戰,讓烏克蘭的天然氣運輸基礎設備陷入危險,這些輸氣管攸關歐洲的天然氣供給。在此同時,西方針對俄國的行動祭出一連串制裁措施,俄國可能中斷天然氣供應,回敬西方制裁。
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原油和煤供應來源。根據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38%的天然氣來自俄國。
烏克蘭身為天然氣運輸樞紐,若天然氣供給受阻,將衝擊歐洲經濟。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自2021年秋季開始便大幅躥揚,家庭天然氣帳單攀升,能源密集的產業生產中斷,戰事若衝擊供給,恐讓價格再創新高。
烏克蘭國營天然氣公司Naftogaz執行長維臣科(Yuriy Vitrenko)數周前表示,倘若俄烏開戰,烏克蘭基於安全考量,可能得關閉部分或全部天然氣網絡。高壓天然氣管若是爆炸,可能摧毀整個市鎮。
美國與歐洲官員近幾周竭盡全力鞏固天然氣供應,如果俄羅斯切斷供應,歐洲可能從連接歐陸與挪威、亞塞拜然和阿爾及利亞的管線,增加進口液化天然氣和能源,或是釋出儲存在義大利的戰略儲備。
不過分析師表示,填補俄羅斯的供給缺口難如登天,而且所費不貲。此外,歐洲的天然氣接收站分布不均,亦加重挑戰。根據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數據,歐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氣進口容量集中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還有24%在英國。
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德國又格外依賴俄國供氣,潛在衝擊也更為嚴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