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春耕農忙時期,也是雲林縣大馬路、產業道路出現泥塊的季節,摩托車騎也必須小心閃躲,以避免輪胎打滑失控。雲林縣環保局表示,這2年查獲41件農耕機具汙染路面案件,裁處2件各罰2100元。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耕耘機下田翻耕的頻率很高,尤其是春秋兩季,耕耘機翻土完成後若未清理迴轉犁上的泥塊,開上大馬路會一路掉,濕泥塊造成摩托車騎士打滑風險,車輛輾壓後乾掉的泥塊隨風吹造成揚塵,都是居民生活的困擾。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每當春秋兩季雲林縣的農忙時期,許多農耕機具在田間工作後在道路上留下大量泥土,造成騎士摔倒,呼籲農民或代耕業者完成田間工作就地清洗農機具,避免汙染路面造成交通事故。
黃富義說,民眾若發現農機具汙染路面可以反應環保局,若查證屬實將以廢棄物清理法裁罰1200元到6000元罰鍰,統計這2年農耕機汙染路面事件,該局共查獲41件、裁處2件,各裁處2100元。
住在產業道路旁的民眾表示,希望代耕業者要有公德心把泥塊耙一耙再上路,有些大泥塊成團又濕又滑,對摩托車族非常危險,或請環保局固定巡視馬路清洗。
代耕業者則表示,田地若有淹水充分翻耕,迴轉犁較不會卡泥塊,但田主通常不希望放太多水,這是兩難。
去年二崙鄉一名代耕業者被檢舉掉落泥塊,該名代耕業喊冤舉證泥塊的胎紋不符,後來警方也還他清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