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旗下長榮海運、長榮海運(亞洲)有限公司、長榮海運新加坡、意大利海運與長榮香港共5家公司,自3月10日起終止長榮國際(EIC)在台灣之總代理業務,原本在長榮國際的近千名員工,也自3月10日起「歸建」長榮海運,由於正值長榮國際改選後的敏感時刻,也引發外界「兄弟再過招」的臆測。
長榮海運表示,為提升營運績效降低成本,自2017年起即陸續收回全球各地代理行,整併船務代理業務收回自營,成立海外子公司,迄今已進行16個國家,為貫徹此政策,台灣船務代理收回自營之提案,業經今年1月25日董事會通過在案,且據以規劃執行中。
長榮海運向航港局申請設立台北港、台中、高雄辦事處,除了接替長榮國際原本的「總代理」角色,更身兼長榮海運(亞洲)、長榮海運新加坡、意大利海運及長榮香港有限公司4家公司之台灣總代理,等於是把長榮集團的金雞母歸於一尊。
海運業界解讀,長榮國際就像長榮海運的總代理,如今拔掉「總代理」業務,對長榮海運的經營不會有影響,雖然難免聯想到兄弟過招,認為這是張國華在痛失長榮國際主導權後,被迫穩固長榮海運經營權的必要切割,但有可能只是「巧合」。
海運業界認為,這幾年海運大多頭,長榮海運業有機會整頓相關業務,其實過往交由長榮國際擔任總代理,是創辦人張榮發時期的決策,但隨著分工型態調整,其實長榮國際朝控股公司的角色演進,將總代理業務收歸長榮海運,也只是時間問題。
長榮國際上月25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持有7%股權的二房李玉美(張國煒之母)倒戈,與長榮大房弟弟派聯手拿下三董一監,取得經營權。由於3月22日長榮國際董事任期屆滿,將會召開董事會選任新董事長,依法最遲在4月6日前須召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