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周一盤勢震盪,由科技股領跌,其中那斯達克大跌262點,費半下跌近百點,亞股今(15)日普遍表現弱勢,尤其陸港股持續走跌,受大陸爆發新一波疫情,中概股與科技股持續大跌拖累,港股今(15)日盤中暴跌逾1200點,跌破19000點大關,收盤下跌1116點報18415點,跌幅5.72%,並創下逾6年新低。陸股收盤狂殺159點,報3063點,跌幅逼近5%。
大陸網易網站引述《科技財訊時評》文章指出 ,2022年中概股邁入有史以來最冷的時期,不少股民表示:「人還在,錢沒了!本以為是抄底,沒想到變成了抄家。」報導分析指出,中概股的暴跌,其實是反應大陸互聯網行業在資本市場慘烈現狀的一個縮影,回顧過去的一年裡,美股和港股的中文互聯網企業,股價跌幅幾乎都在50%以上,像是拼多多、貝殼、滴滴出行、愛奇藝,自2021年以來累計跌幅均已超過80%。
外資摩根大通最新發布研究報告建議,有鑑於地緣政治及總經風險,建議投資人未來6~12個月暫時避開大陸網路類股,小摩更警告,大陸網路類股拋售潮可能延續,主因在於近期缺少估值支撐,並將28檔相關股票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或「減碼」。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則表示,美國若針對大陸或在俄羅斯做生意的大陸企業祭出新制裁,將成為股市投資人的最大風險,不可不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