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2021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寫216.47億元次高,季增9.41%、年增3.54%,但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49億元、每股盈餘0.39元,雙創近7季低點,主因中國大陸能耗雙控政策及海運塞港問題未解,導致原物料、燃煤、運輸成本等大增,導致獲利顯著下滑。
累計永豐餘2021年合併營收仍創852.98億元新高、年增達16.47%,營業利益創80.1億元新高、年增達42.98%。不過,因業外收益年減36.5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2.04億元、年減0.09%,每股盈餘3.13元,仍分創歷史次高及第三高。董事會決議擬配息1.5元。
永豐餘2022年2月自結合併營收53.64億元,月減24.62%、年減9.39%,為近2年低點,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124.81億元、年減8.53%,仍創同期次高。展望後市,面對市況挑戰及國際紛爭等高度不確定因素,永豐餘將以穩健發展為主軸,審慎評估管控營運投資風險。
面對國際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及各廠綠色供應鏈要求等挑戰,永豐餘指出,今年將以「醣」為發展基礎,低碳、低耗能、去石化為3大策略,朝能源管理、擴大循環經濟影響力、醣材料、智慧製造數位轉型、持續新創公司投資孵化等5大目標邁進。
永豐餘指出,將致力降低化石燃料使用量、提升再生能源占比,並以智能化應用減少能源耗損。同時,將把廢棄物把廢棄物資源化的技術跨出廠區、帶進不同產業,以提高台灣再生能源自主性。
永豐餘去年成立永豐餘學院平台,以跨國際、跨學科的醣科學討論為本,持續開發醣經濟新材料來替代石化塑料。同時,以智聯網(AIoT)工業互聯網科技、區塊鏈應用,加強各子公司上下游生態鏈成型。
最後,永豐餘去年9月成功推動旗下永豐實上市掛牌,後續將將加速推動子公司在台上市計畫,並孵育其他具潛力事業群。同時,將持續創新轉型,精進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永續發展,為股東創造合理的長期投資價值。
永豐餘發言人殷國堂表示,目前台灣、中國大陸及越南的工廠開工率均正常,疫情仍是影響生產的主要關鍵,後續仍需持續關注。此外,大國博弈的政經局勢變動難以預測,預期國際貨運物流問題若能舒緩,可望使全球經濟稍有正常,將對公司今年營運有正面效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