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製造在地化發展,市場傳出美國邀請聯電赴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興建12吋廠,以就近提供當地車廠車用晶片,聯電則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生產基地採分散策略。聯電可能赴美設廠引發網友討論,有人點出2大隱憂,表示與同樣赴美設廠的台積電相比,聯電的毛利相對低不少,加上聯電台灣員工的薪水也低很多,如果去美國設廠,人事等成本比起台積電險峻多了。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年前法說透露2023年28奈米製程產能可能「供過於求」,遭市場解讀2023恐爆產能過剩危機,其股價隔日立即跳空往下殺破60元,近期更一度下滑至49.5元,從短線最高點68.5元計算,跌幅高達3成,近期因大盤回穩,聯電股價重返5字頭今(21)日收盤來到53.5元。市場最新傳言指出,美國將提供520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5兆元)促進美國半導體製造業,並邀請聯電設廠主攻車用成熟製程,若成局將是聯電第一座美國工廠,投資金額估達千億元。

有網友表示,台積電去美國設廠絕對有賺錢空間,因為毛利很高,主要是先進製程毛利比較高,可以克服人事成本,反過來說聯電就是賠錢的機率很高;其他人則認為「聯電成熟製成利潤低,去會虧錢吧」、「聯電能否去美國的關鍵應該是供應商是否願意一起過去,但我懷疑成熟製程去美國設廠是否會有利潤?」、「在美國製造,成本一定不可能很低」、「如果確定蓋廠感覺是利空消息」、「毛利低還付美國高薪,不虧錢嗎」、「聯電在台灣的薪水只能說慘烈」、「聯電的毛利不到50%,去美國要怎麼賺錢」、「去美國設廠都虧錢,人太貴又沒台灣奴工好用」、「美國講了就要去啦,毛利率下降是聯二哥自己要解決的」。

《日本亞洲評論》先前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台積電原計畫今年9月進駐生產設備,但據悉進駐設備時間將延後到2023年2月或3月,代表台積電海外擴產比台灣困難,除了疫情不斷,當地勞動人力的短缺,另外包括建築必須通過不同法規也是原因之一。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積電 #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