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物共擬會議上月通過4款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給付規定擴增案,除黴菌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小兒潰瘍性結腸炎用藥外,罕見實體腫瘤如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的突破性新藥也納入給付。4款藥品的給付分別在今年3~5月上路,預估5年內將有約900人受惠,新增1.2億元健保支出。
用於治療黴菌感染的含anidulafungin成分藥品,近期經衛福部核准新增1個月以上的兒童病人使用,藥物共擬會議也同意放寬擴增給付範圍,預估未來5年內每年約有31人次受惠,平均每人藥費約2.6萬元。若扣除可取代現有給付的藥品支出,可助健保每年節省約51.4萬元,最快今年5月上路。
另外,用於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RSV)疾病的Palivizumab成分藥品目前給付出生時懷孕週數小於或等於30週的早產兒,由於研究發現31至32懷孕週數早產兒也同屬住院高風險族群,此次會議也同意放寬給付至懷孕週數為32週的早產兒,5年內預估將有約842人受惠,平均每人藥費約12萬元,扣除可取代現有給付的藥品支出後,健保每年預估新增4683萬元支出,預計將在4月生效。
用於治療小兒潰瘍性結腸炎的含adalimumab成分藥品業經核准後新增適應症於皮質類固醇、6-mercaptopurine (6-MP)、azathioprine (AZA)等傳統治療反應不佳的5歲以上中度至嚴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小兒病人。此次會議也同意擴增給付於5歲以上未滿6歲罹患小兒潰瘍性結腸炎的兒童,5年內預估將有2人受惠,每人每年藥費約37萬元,健保每年支出約74萬元,預計最快5月上路。
至於罕見實體腫瘤具高度選擇的TRK抑制劑口服larotrectinib成分藥品,屬突破創新新藥。由於此藥對於兒童族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適用於有NTRK 基因融合的實體腫瘤兒童(< 18 歲)病人,包括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先天性中胚層腎瘤等。該藥品業與廠商多次協商下,終完成協議,並今年3月1日起納入給付,預計未來5年內每年約有23人受惠,平均每人藥費297萬元,全年健保支出約6800萬元。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最近健保署提出「使用者付費之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不是只為了增加健保財源,而是強化民眾的費用意識,進而優化就醫行為與醫病決策共享,希望民眾能共同珍惜健保資源,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讓真正需要新藥、新科技、新特材等治療的病人有機會得到健保給付。
為提升對病患的照護,近年健保署致力於新藥之收載審核及協議,並合理分配各年齡層病患之醫療資源,惟因健保藥品預算有限,也期盼藥廠能儘速與健保署達成各項協議,讓健保資源給付用於最有效益的治療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