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中國大陸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在3月底結束,為約42年的歷史劃上句號。對華ODA始於支援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但鑑於大陸經濟發展和反日政策,日本境內一直有質疑ODA 必要性的呼聲,如今終於退場。學者認為,被稱為中日關係「穩定裝置」、支撐經濟領域合作的ODA退出歷史舞台,將導致人員交流減少,中日交流管道會變窄。

日本在1979年12月時任首相的大平正芳訪問中國後,開始透過ODA援助大陸,主 要用於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南昆鐵路、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武漢長江第二大橋等。在醫療領域,1984年開院、建設費用高達160億日圓的中日友好醫院,就是由日本全額負擔的無償資金協助。

隨著大陸經濟快速成長,201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上釣魚台事件引發中日關係緊張,大陸出現反日示威,使對華ODA受到日本輿論抨擊,2018年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時,便表示要ODA將在執行完現有項目後結束。

ODA結束勢必導致兩國交流減少,有大陸學者向日本共同社分析,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世界分化成美歐和中俄為主的兩個陣營,中日關係今後將惡化,該學者擔憂,在ODA也沒有的情況下,若政治和安全領域發生危機,可能將無法遏止關係進一步惡化。

#世界 #ODA #結束 #中日關係 #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