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延燒,受措施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連帶受到影響,雖在當地引起不少民怨,經記者實際採訪當地居民,有民眾表示,封城下生活質量下降、資源分配不均是可預期的情況,但並非台灣媒體渲染下的「崩潰」;但有當地醫護人員表示,醫療量能已經相當緊繃,堅持清零早已不是疫情當前的優先事項。
靜安區阮姓當地居民表示,疫情下上海肯定有很多人沒辦法過上疫情前的生活,甚至有些人溫飽都是問題,但也有更多人像我們一樣,在家還能領著薪水,小區住戶雖然不能離開,但彼此常常交換上頭分發下來、團購買到的食物,或是送給社區有需要的老人家,生活質量雖下降很多但也沒到完全崩潰。
現住浦東新區的謝姓台商表示,這裡的社區跟台灣社區不太一樣,在大陸一個社區比台灣的2、3個里加起來還大,封城下我們還是可以在社區活動,只是不能離開上海,但看到台灣的報導普遍都報導我們都只待在房間,只能在自己房間或是不能出樓的通常就是該棟樓有確診者或是密接,封樓是加強一個等級,是不一樣的概念。
他說,媒體一定是給大家想看的,這在哪個地方都一樣,但對於兩岸雙方的防疫,我們都應該學會判斷該相信多少,而不是以片面資訊來建構意識形態。
因上海封城暫住蘇州的李姓居民指出,現在鄰近區域物資尚且充足,只是上海封城以及昆山停工政策持續,經濟壓力實則大於疫情,江蘇和浙江也開始緊張了。
民生暫且走一步算一步,但醫療量能的負荷卻比山高,閔行區某方艙醫院的江姓醫護人員表示,隨著確診者不斷增加,市領導高層仍要興建更多方艙醫院,但領導的決策與基層認知似乎不在同一線上,醫療量能早已經瀕臨極限,方艙醫院不能再增加了,堅持清零早已不是當前的優先事項,「在你們台灣叫「炸鍋」對吧?現在很多醫護就是這樣的感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