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3+4新制(3天居隔、4天快篩陰性可出門)上路,引發各界討論。前立委沈富雄指出,政府推動3+4新制的目的,原本是想要縮短隔離時間、減少基層壓力,但不料卻增加了短期的工作量,且陳時中沒有講清楚快篩的目的,造成大家瘋搶快篩試劑;沈富雄認為,陳時中和他的團隊應向大眾坦白,這個病已經不重要了,不太需要隔離。
為何政府要推動「3+4」?沈富雄29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3」的目的就是要縮短隔離時間,縮為3天就是隔離沒有那麼重要了,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減輕基層工作壓力。這個想法非常簡單,但短線工作量增加,基層唉唉叫,連開單都來不及,原先計畫的優點、好處基層沒有感受到,反而增加麻煩。
沈富雄指出,快篩的目的,是要取代隔離,陳時中沒有解釋清楚快篩的目的,於是在忽然間大家對快篩的想像和需求和去年前年對口罩的需求一樣了,但這是營造出來的、虛假的需求。
沈富雄認為,不論是快篩,還是PCR檢測,醫院都受不了。陳時中現在倒過來說,只有接觸者、家裡有人確診的,和有出現症狀疑似感染者要篩檢,「那不是180度轉變嗎?那大家去搶這個幹什麼?」陳時中和他的團隊應該坦白地告訴大家,在他們團隊的心目中,「這個病已經不重要了,已經不太需要隔離,隔離意思意思就好,就算隔離有漏網之魚,我們也不在乎了」。至於為何不講?講了之後,整個就翻轉了,這團隊禁不起180度轉變的這種丟臉,「怕丟臉就麻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