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防疫保單的理賠爭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上火線說明,並且黃天牧以2008年因為金融危機、負責人卻坐領高薪,引發民眾對金融機構不信任,而引發信任危機,以此向保險公司提醒「信任赤字」不可彌補。

一、首先要謝謝保險業者,從防疫險到疫苗險,提供民眾移轉風險的管道,讓民眾在面對染疫可能造成的支出增加或收入減少時,能多一層保障。

二、疫情的變化確實對部分保險業帶來財務上壓力,金管會也關心保險業財務健全與營運穩定,但不可諱言,在醫療資源妥適運用、保戶權益維護、保險業損失控制等不同面向間,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金管會已與衛福部加強協調,在合乎防疫政策措施且不偏離保險契約條款意旨下,儘量協助取得兼顧各方需求的理賠證明文件,例如數位健康證明就是一項可行的方案。

三、在尋求共識的過程中,難免基於各自立場而有不同主張。但想提醒保險業,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部分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及社會動盪,負責人卻領取高額酬勞或全身而退,使民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降至谷底,甚至發起「佔領華爾街」運動;此後即使金融機構獲利好轉,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卻長達十年持續低迷。舉這個例子,是想提醒保險業,財務赤字(fiscal deficit)可以改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則難以彌補,尤其對金融業而言,社

會大眾的信任更是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礎。

四、在相關議題討論過程中,金管會懇切提出二項呼籲:

包含請保險業以建立長期信賴關係為出發點,在採用數位健康證明等兼顧各方需求的方式下,協助保戶處理理賠申請,發揮積極正向的力量,維護產業形象與信譽。

防疫險二年內都能申請理賠,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不用急著申請相關證明。請民眾共體時艱,先將醫療院所量能留給有緊急醫療需求的病患。

#保險業 #金融機構 #黃天牧 #信任赤字 #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