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邁入第7年,為了讓遊客能夠親身參與並成為藝術的創造者,東海岸藝術生活平台從文化、生活及藝術切入,串聯計畫單位如海岸咖啡推出「豐富部落咖啡莊園半日遊」、靜浦社區發展協會推廣膠筏體驗、捕捉浪花蟹等遊程、「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推三天兩夜深度體驗工作坊,讓遊客在原鄉的環境體驗各種不同風情及濃濃的人情味。
其中,豐富部落社區擁有豐盛蔬飲食文化,多年前在山丘種植咖啡,加上族人也將荒廢已久的土地開始種植咖啡,部落的咖啡因為種植地理特殊,咖啡果樹受海風滋潤亦具有獨特的海鹽風味,口感層次相當豐富。最具代表的海岸咖啡,半日遊行程沿途帶領遊客認識路邊的阿美族野生蔬食,路程約1至1.5小時,透過徒步的導覽更加認識在地文化。
目前遊程體驗已營運約3年,除了部落導覽,還有充滿原民風味的創意料理,以無菜單的形式提供5菜1湯1甜點的菜色,最後來到咖啡莊園遠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和奇拉雅山,讓遊客在原鄉的環境體驗各種不同風情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豐富部落咖啡莊園半日遊1,880元/人,10人成行,含部落導覽、午或晚餐、烘豆體驗,需兩週前預約。
此外,花蓮縣豐濱鄉靜浦社區發展協會表示,靜浦的地理位置在花蓮縣豐濱鄉,夾在山間,位在「河海交接處」,坐落於秀姑巒溪出海口及太平洋沿岸,也是最接近日出的阿美族部落,因此有著太陽部落的美稱。豐富的出海口生態,促成部落以漁業為主要的產業,以海鮮為主食,凌晨出海捕撈的生活文化,至今仍繼續傳承著。
靜浦社區發展協會推出膠筏體驗300元/人(40分鐘),在秀姑巒溪上一面體驗划膠筏的樂趣,一面欣賞沿途景色;捕捉浪花蟹300元/人(40分鐘),俗稱「倒退嚕」的浪花蟹,在哪裡找的到?跟著部落朋友一起到海邊,浪花蟹就躲在海浪上岸之際,細心分辨,就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
喜愛大自然生活及原民文化的纖維藝術家陳淑燕,2005年因協助香蕉絲工藝而移居到花蓮新 社,與噶瑪蘭族的工藝家杜瓦克‧都耀,在豐濱新社部落深耕多年。2014年起成立「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2位藝術家連結部落青壯年及耆老的手藝,持續將具有原質精神的Sanku竹藤編魚筌做各種嘗試和研發,保留材料的處理與技術傳承,並結合陳淑燕擅長的樹皮布、草木染、手造紙等古老手藝和在地素材,創新運用為簡樸溫暖的當代藝術創作、生活燈藝與空間環境裝置。
2017年成立光織屋有限公司,揉合多種在地自然纖維素材與染織方式創作,為不同造型與空間對話的燈藝,參與許多指標性的國際性展覽和駐村交流以及戶外裝置藝術。
近幾年更落實在地精神,積極規劃藝文展演讓工作室能量發揮,推動在地傳統手藝和自然材料的手作精神,舉辦統整部落產業的自然材工作坊課程;期許做為藝術教育推廣、連結在地文化與研發創作、及帶動部落文創產業的藝術平台。三天兩夜深度體驗工作坊,費用及活動資訊詳見「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粉絲專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