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表示,適時汰舊保持船隊年輕化,預計2022年到2023年,裕民將有17艘新船加入營運,到2025年船隊數將達大於80艘,船隊總載重噸突破1,000萬噸,將較現有規模增加近50%。目前裕民有71艘船舶,平均船齡只有6.5年,是很新的船隊,具有相當競爭力。

王書吉指出,船舶噸位總量預估今明兩年的成長性分別為2.2及0.5%,低於過去3年的3.6-4%;供需平衡除總量外,還有動態影響,包括裝運距離及港口作業效率以及船速。今年雖有俄烏戰爭,但造成裝運路線改變,增加裝運距離,且因應環保法規的執行,不僅老舊船舶會淘汰,也導致船舶減速航行,增加航行天數,整個市場還是很好。

另外,今年大陸受到疫情影響,端出刺激經濟措施,以過去成效來看,只要政治不動盪,都會支持基礎建設,並對經濟帶來不錯效果。而歐美跟大陸競爭,也要大量投資基礎建設,尤其烏俄戰爭後,烏克蘭戰後重建需求,而地緣政治造成各國家原物料、糧食、能源危機感增加庫存,接下來2-3年市場狀況健康。

看好接下來景氣,裕民提早布局,分別在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散裝市場尚未復甦前,訂造12艘散裝船、1艘水泥船及2艘風電運輸船,總資本支出約美金6.5億元,與目前同型船比較,至少節省20%資本支出。

#裕民 #散裝 #基礎建設 #下來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