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若遭到盜刷,可立即通知銀行減少損失。(翻攝照片/林郁平台北傳真)
警方提醒若遭到盜刷,可立即通知銀行減少損失。(翻攝照片/林郁平台北傳真)

嘉義縣60歲陳姓男子,日前在臉書看到台東果農販售芒果的精美廣告,為支持台灣在地小農產業,陳男遂在粉絲專頁下方留言訂購。

陳男隨後收到自稱小農粉絲頁小編傳來的臉書私訊及短網址,要求線上填寫訂單才能順利出貨。陳男不疑有他填輸個人資料、信用卡卡號及交易驗證碼等詳細資料,然後即收到銀行傳送成功刷卡1萬550元的簡訊,但陳男心想「這水果也太貴吧?」再與該粉絲專頁確認,才發現竟遭假小編騙取個資後盜刷。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今年1月迄今,在臉書粉絲專頁訂芒果遭相同手法盜刷案件共5件,總受害金額約42萬餘元。

警方調查,歹徒潛於販售商品的官方粉絲專頁,看準留言有意訂購的民眾,再佯裝成粉專小編,以私訊傳遞假網址,藉機騙取民眾個資後予以盜刷。

165提醒,收到各類資訊、通訊內容時,先保持「零信任」態度,若須透過社群平台購物,切勿隨便點擊陌生網友傳送之短網址連結,或提供個人信用卡等資料。萬一不慎輸入並送出了信用卡資料時,立即通知發卡銀行啟動停卡,將損失降至最低。民眾如發現有不明訊息並帶有網址之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110報案專線諮詢、查證,避免遭受詐騙。

#小編 #芒果 #臉書 #資料 #盜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