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鎮海表示,儒鴻早已調整產品結構,具體而言,高端機能戶外運動休閒產項占比達50%、中端機能性產品占比40%、快時尚的訂單只占10%,以目前營運狀況來看,受到的影響幾乎可說沒有。儒鴻9成以上都是中高端產品,受這些變數的衝擊較小、影響時間較短,預期明年第一季即可恢復成長動能,且未來三年,每年的營運都可保持成長。經營團隊並訂下目標,要在2025年前,力拚年營收達500億元。
儒鴻今年第一季營收獲利都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173.34億元,年成長17.27%。
洪鎮海指出,今年以來疫情、通膨、縮表、升息與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產業景氣的衝擊,比2020年疫情剛發生時更嚴重;疫情爆發時,主要影響是各國封城,然後出現塞港缺櫃、運費高漲及產線停工等現象,對紡纖產業來說,國外訂單出貨因此受影響、運費成本增加,衝擊到的是消費市場。
面對諸多的不確定變數,洪鎮海表示,過去3、40年來,儒鴻經歷過石油危機、金融風暴、新台幣大貶等危機,無論產品結構、財務調整、人力配置、研發創新等方面,都已歷練完整,也學會超前部署各種因應對策,因此遇到這些突發狀況時,可以發揮「應變韌性」,處理得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