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日內政部營建署在淡水行政中心舉辦「淡海新市鎮第三次通盤檢討」,會中提出淡水產業發展的短期及長期方案,其中包含受外界關注的二期範圍的「淡海科技園區」,另外也將一期範圍的「焚化爐用地」及「中心商業區」規劃納入產業專用區;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指出,針對「焚化爐用地」,應提出環境補償方案,否則恐引起地方反彈。
鄭宇恩表示,樂見淡水地區產業發展,尤其中央和新北市政府若能攜手合作,將能加速推動淡海二期的產業園區的整合及推進。
不過她也指出,營建署短期方案計畫預計將「焚化爐用地」變更為產業專用區一案,該用地是填海造陸所生,應考量使用強度,且周邊並無既有產業聚落。
鄭宇恩強調,建議應有環境補償方案,若缺乏環境補償方案,當初犧牲水資源保育而填海造陸,地方意見恐怕不會支持。
在地生態講師陳江河表示,目前的焚化爐用地原本是美麗且生態豐富的海岸潮間帶灘地,因新市鎮開發需求,展開填海造陸所生,既然已無焚化爐興建需求,應考量公益性,變更為公園用地,不僅達生態補償的效果,更將提升淡海新市鎮的居住及生活品質。
營建署在會中表示,各種意見都會帶回研議,目前都還在意見蒐集階段;新北市經發局指出,營建署基於淡海新市鎮整體開發,提出可開發土地及長期規劃2種方案,新北市政府樂觀其成,期待新市鎮藉由產業進駐,引進就業機會,提供當地居民在地就業、在地生活。
經發局表示,相關合作條件,須待營建署進一步提供資料接續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