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高階外交官告訴路透社,最近4位亞太領袖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反映美國為更妥善應對中國而尋求擴大的跨大西洋安全夥伴關係,有了「重大轉變」。
美國國務院顧問查列特(Derek Chollet)今天在首爾受訪時表示,他看到南韓和北約合作的「巨大潛力」。
「我認為,過去這10年我們看到的最重大改變之一,就是跨大西洋夥伴和我們在印太的夥伴之間的關係日益成長。」
上月尹錫悅成為首位參加北約峰會的南韓總統,面對北韓不斷演變的核子威脅,他尋求在全球舞台扮演更大角色,並與歐洲建立夥伴關係。
查列特表示,尹錫悅與日本、澳洲、紐西蘭三國領袖參與峰會,以及北約新通過的戰略概念首次把中國列為關切,都「相當具有歷史意義」,「是非常密切的夥伴關係的開端」。
查列特說:「我清楚記得,十年前,試著與歐洲盟國談到印太重要性時,很難讓他們投注太多關注,現在情況有了重大改變。」
「我們對待中國的基礎或原則…與夥伴和盟友一致。」
查列特還表示,儘管日韓因歷史宿怨而關係緊繃,仍希望美日韓三邊安全合作更加強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