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McCaffery認為:「在通膨壓力加劇且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的前提下,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多國央行政策更加偏向鷹派,將遏止通膨視為優先於實現經濟軟著陸之上的首要任務。我們認為這是全球經濟『大重置』(The Great Reset)的序幕。身處瞬息萬變的大環境,我們專注於投資風險的控管,並探究『大重置』可能產生的中期影響。然而,不確定性也為不同產業的個別企業帶來許多機會,有些是具備長期成長趨勢且先前出現超買現象的企業,有些則是在先前快速成長過程中被忽視的企業。隨著利率上升,這些優質企業可望再度脫穎而出。」
富達投信也點出三項投資主題:一、美國聯準會決定以行動實踐其鷹派言論,更確立這次經濟著陸的轉向。聯準會繼6月份大幅升息後,預期7月可能再次升息75個基點;歐洲央行和英國銀行基於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且區內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亦持續增加,因此可能採取相對溫和的升息步調,儘管如此,全球經濟成長所面臨的風險顯而易見,富達已將預期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由35%提升至60%。
二、中國大陸經濟疫後重啟。相較歐美等大多數國家,中國大陸正處於迥然不同的經濟週期和防疫階段。隨著中國大陸再次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逐漸可看到明顯的利多成長。然而,部分經濟指標提醒我們對中國大陸經濟前景保持審慎,其中包括房地產銷售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且失業率仍持續上升,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儘管中國大陸持續加強財政及貨幣政策以支撐經濟,但最終效果和消費者信心仍有待觀察,其疫後復甦力道是否足以抵銷全球其他地區經濟成長放緩所帶來的影響也仍未可知。即便如此,下半年中國大陸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進一步出現分歧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三、全球消費信心面臨考驗。全球消費者正面臨眾多考驗。許多人已經感受到通膨壓力,隨著實質工資下降,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跌到新低,反映出越來越多不滿情緒。最近數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降,但由於疫情刺激措施仍有一定支撐,零售銷售仍維持韌性;然而隨著抵押貸款利率攀升及負擔能力指標下滑,消費信心轉趨低迷,很可能使短期內經濟活動減緩。中國大陸方面則基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失業率的不斷上升,也可能進一步打擊消費。因此,在面對成本上升及金融環境收緊的情況下,全球消費者能否展現韌性,將影響經濟如何著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