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受到全球經濟衰退風險、通膨高漲以及強勢美元影響,新興市場連續第5個月出現資金外流,創下2005年以來持續最久的「失血」記錄。
7月中國債券外流約30億美元,其他新興市場債券則流出60億美元。如果獲官方數據證實,這將是連續第6個月外資從中國規模達20兆美元的債券市場出逃。
IIF表示,7月從中國股市撤離的外資達35億美元,為4個月來首見淨流出;同一期間,其他新興市場則流入25億美元。
中國滬深300指數在7月的每一周都下跌,月線大跌7%,在內部受到國內疫情升溫與房市危機影響,外部則受到來自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壓力。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指出,由於內外交迫,自7月以來中國A股呈現區間波動與普遍走弱的趨勢。
數據顯示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季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僅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4%。
俄烏戰爭的影響還未消退,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又再加劇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IIF表示,未來幾個月,有幾個因素將影響資金流的動向,通膨何時到頂與中國經濟前景將成為關注焦點。
由於貨幣政策背離導致中國債息低於美債,外資自2月以來便一路減持中國債券。中國人行持續放寬政策以提振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國內經濟,而美國聯準會則持續升息以對抗飆漲的通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