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離台之後,真正的危機才正要開始,共軍連續幾天頻頻逾越海峽中線,在台灣周圍海空域進行軍演,使兩岸情勢再度升溫。對此被解讀為「佛系看待」的台灣人世代看法天壤之別,《紐時》特別採訪離島地區台人,若大陸武力犯台,年輕人擔心未來,老一輩則回顧更艱難的過去以找尋希望。

金門慈堤三角堡咖啡屋可以遠眺6英里外的廈門,可能是台灣防範入侵的絕佳地理位置。隨著共軍連日在台灣周遭海空域演習,一枚枚飛彈落入海裡,該店相差20歲的兩位老闆想法分歧,很大程度說明台人世代交替之際,對兩岸情勢產生落差。

若大陸真的攻台,32歲的蔣先生會選擇「戰鬥」,52歲的丁先生則說「投降」。近年來,大陸好戰程度愈演愈烈,更多台灣人將自己區隔開來,無法接受所在的根是分裂後的產物;矛盾的是,老一輩作為經濟自由化的受益者,他們更偏愛鄰國,數十年的軍事僵局,他們對緊張局勢不以為然。回憶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共軍威嚇干預台灣直接民選總統,當時人們只顧逃到其他較小的島嶼,銀行擠滿了要兌換畢生積蓄的人。62歲的包女士說道「人們為了自己的生命奔跑,和當年一樣,這次不會有什麼結果。」

住在馬祖的16歲蔡同學向記者展示,這幾天在附近拍下共軍軍演的照片。提到同儕間並沒有認真看待武力犯台後會是怎樣,「就像往常一樣,大陸的憤怒是為了炫耀」。

報導指出,這樣的認知在台灣本島更為顯著。住在彰化的26歲方小姐認為,「台灣人在面對日益加劇的兩岸局勢表現格外冷靜,並不是無知,而是因為已經接受,甚至內化成自己一部分。」談到若台海真的變成戰場,會想把父母送到安全的地方,自己選擇留下來奮戰。

#裴洛西 #飛彈 #台海危機 #台灣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