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1號即「鬼門開」,台南農村地區可見家戶門前掛上普度公燈,為好兄弟們指引道路,學甲、佳里區常可見房子造型的普度公燈,還有家戶特別用心,多準備梳子、胭脂水粉等物品,供女性孤魂使用,也盡有人情味,不過許多老一輩也感慨,這項傳統逐漸式微,沿襲這項習俗的家戶數,早已不如以往。
學甲區大灣里85歲的婦人說,以前每到農曆7年,庄內幾乎家家戶戶會在門前掛普度公燈,有些懂得木工的人家,甚至會自行設計、製作,有如迷你房子的普度公燈,但時代不同了,年輕一輩外出,現在剩沒幾家會掛普度公燈,很懷念當時中元節的氛圍。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姜淋煌的姐姐姜秋月,是台南下營人,婚後嫁到佳里區,她回憶,以前長輩都把普度公燈稱之「路燈」,起因於過去夜晚燈火不通明的年代,每逢農曆7月鬼門開,便在家門口點「路燈」,為好兄弟指引道路,直到農曆8月再收起來。
姜秋月表示,不只在佳里區,以前下營區也有掛普度公燈的習俗,然而隨著老人凋零,後人未延續先人的傳統,這個古老習俗,知道的人愈來愈少,現在大多只在傳統農村或深山村落,其家中還有長輩的家戶才看到。
姜秋月說,即便如此,仍有家戶用心維持這項傳統,像是她今天經過佳里興一戶人家,其門前的普度公燈,擺設琳瑯滿目的女性物品,有梳子、鏡子、針線、胭脂、粗粉等,十足地「厚工」,據悉這是該戶從高齡90多歲長輩流傳下來的家族傳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