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區人口外流問題嚴重,引發民代關切。台中市議員吳敏濟在財經業務質詢指出,以國土計畫分布,大安區有多達68%面積為特定農業區,但年輕人不願務農,使得該區老農人口居全台之冠,他呼籲政府應解編不適合耕種的區域,改規畫為高科技產業園區,一舉雙贏。
台中市經發局長張峯源表示,國土計畫每5年可以重新檢討,地方政府也能申請變更,將努力爭取引進高科技產業。
台中市特定農業區土地面積約1萬4791.89公頃,其中甲區有2577.79公頃、外埔2114.14公頃、大安1855.3公頃。
吳敏濟表示,大安區總面積約2740公頃,其中2097公頃作為農耕使用、占土地面積77%,但其實,大安區靠海,冬季吹東北季風,二期稻作平均每公頃產量僅7000多台斤,農民無法靠耕種養家,導致青年人口外流嚴重,全區有超過一半人口為65歲以上老農,追根究柢,原因就出在多數土地被編定為特定農業區。
吳敏濟認為,近來許多台商回流投資,全台各縣市都缺工業區土地,建議市府盤點大安區靠海的特定農業區並申請解編,可設置半導體或高科技園區,創造雙贏。
副市長令狐榮達表示,市府將快局處研議此問題,盼能尋求翻轉大安區經濟的方式,讓地方獲得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