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萍分析,上市公司本期投資利益較去年同期減少393億元,主要是因為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塑膠工業、水泥工業,受「供應鏈缺貨、市場需求下滑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所致。她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大陸仍有封城導致工作天數減少,整體經濟情況也受到衝擊影響。

高晶萍進一步指出,上市公司投資損益減少最多的前三大產業,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受影響最大,相較去年投資獲利187億元,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現虧損42億元,因此年減229億元。而塑膠工業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62億元也較去年的250億元大幅減少188億元,水泥工業今年上半年也衰退相當多,從去年的114億元下降到今年的25億元。

就家數來看,赴陸投資的上市櫃也減少中。截至今年第二季止,上市公司679家,上櫃公司519家,合計1,198家赴大陸投資,占全體上市(櫃)公司總家數1,657家之72.3%,較去年底減少10家。

在累計投資金額部份,截至今年第二季止,上市公司累計投資新台幣2兆3,910億元,上櫃公司2,507億元,合計2兆6,417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129億元。高晶萍分析,主要是基於營運策略考量併購取得大陸子公司,或因應子公司業務拓展、建廠資金需求,故增加大陸投資金額。上市、上櫃公司分別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電子零組件業投資金額較大。

今年台商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明顯增加。2022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匯回金額399億元,截至今年第2季止,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分別為5,745億元及550億元,合計6,295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2兆6,417億元之23.83%。

高晶萍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匯回主要是配合集團資金規劃策略,將盈餘、現金股利、出售股權收益匯回所致。上市、上櫃公司皆以電子零組件業匯回金額較大。

#高晶萍 #今年上半年 #上櫃公司 #投資收益 #匯回金額